首页

女奴女王

时间:2025-05-29 06:40:40 作者:人类最早何时会用鲸骨制作工具?国际最新研究发现2万年前证据 浏览量:94220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北京时间5月27日夜间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可能早在2万年前已经会使用鲸骨制作工具。

  这些工具的发现,是目前所知人类最早使用鲸骨制作工具的证据,不仅有助于拓展人们对早期人类使用鲸类遗骸的理解,也展示出古代鲸类生态的一个侧面。

研究人员2022年在法国巴斯克伊斯图里茨洞穴进行的挖掘,发现了数十件鲸鱼骨制成的物品(图片来自Jean-Marc Pétillon, Christian Normand)。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该论文介绍,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古代人类很可能将鲸类作为资源利用,但史前沿海考古遗址非常脆弱,且易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因而重建人类与海洋哺乳动物过去的互动很有难度。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通讯作者、法国图卢兹大学Jean-Marc Pétillon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对北大西洋比斯开湾周边遗址发掘的83种骨制工具,以及西班牙圣卡塔琳娜洞穴的另外90件骨骼进行分析,他们使用质谱分析和放射性碳定年识别出这些研究样本的分类学特征和年代。

法国朗德省杜鲁蒂岩洞出土的灰鲸骨制大型投射器尖,年代可追溯至1.8万至1.75万年前(图片来自 Alexandre Lefebvre)。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研究发现,这些骨骼样本来自至少5种大型鲸类,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约1.9万至2万年前。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已知最早的人类利用鲸类遗骸作为工具的证据。

  此次研究已鉴别出的鲸类物种,包括抹香鲸、长须鲸、蓝鲸以及露脊鲸或弓头鲸(这两个物种用该方法尚无法区分),这些物种至今在比斯开湾仍有分布。

西班牙巴斯克地区圣卡塔利娜遗址出土的须鲸椎骨碎片,年代约为1.55万至1.5万年前(图片来自Jean-Marc Pétillon, Eduardo Berganza)。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还发现了灰鲸的遗骸,该物种如今分布大多限于北太平洋和北极海域。来自鲸骨工具的更多化学数据表明,这些鲸类的摄食习惯与如今略有不同,暗示可能存在行为或环境变化。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他们这项研究发现,为人类最早使用鲸类遗骸(特别是在沿海地区)提供了新的证据,也揭示了过去2万年里鲸类的生态变化。(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援外医疗队进校园开展“护心行动”

当前,重庆市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迎来从“全面启动”向“全面见效”的转变之年。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将在当地各区县推广“提升亩均效益十五法”,督促指导企业加快提升亩均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泰国曼谷枪击案致中国公民1人遇难1人受伤

汨罗市邮政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黄峰介绍,汨罗市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分拣中心就建在汨罗市客运总站,快递包裹刚下分拣线,就上公交车,实现了“无缝衔接”。汨罗市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分展示、直播、分拣、办公、配载和信息中心六个功能区域,整合了5家快递公司。“全市平均每天下行快递3万多件、上行1万多件。”

全球仅千只!在哀牢山邂逅“世界上最神秘的鸟”

当地时间4月15日,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中国—澳大利亚商务研讨会”上表示,2023年,中澳双边货物贸易额比上年增长4.1%,中国连续15年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澳对华投资比上年增长11.7%,在中国新设立澳资企业数量比上年增长40.2%。(总台记者 刘志敏)

福建湄洲妈祖祖庙节后迎来多批台湾宫庙代表

我个人觉得中法两国无论是人文还是艺术方面,只要有交流有互动,彼此受众就能看到,在情感、文化价值观、人性的细腻和爱上,我们是一致的,所有误解都会被这些一致性消融。

“雄关古道 经纬中华——大蜀道上的天地人与中国精神”特展在蓉开展

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万名代表进万家”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级人大以丰富多样的形式组织宣传宣讲活动,让“五个认同”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坚定了各族群众的发展信心,凝聚起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力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